第二百三十三章 捡便宜-《重生之商海霸业》
第(2/3)页
公司有工信厅股份,这就牵扯到了国有资产范畴,都怪当初公司改制不彻底,可现在图说无益,面对现实才是根本。国有资产积压这是把柄,出租资产就可行吗,会不会同样犯忌?可如果任由设备放着贬值,责任应该会更大吧。姜新燕焉能不纠结?
姜新燕现在既担心那四人使坏,也担心丁驰有猫腻。这小子拒不承认有人通风报信,可又知道细情,这该如何解释?难道真的只是分析推测的结果,会不会是双簧,会不会是新挖的坑?
经过一番思想斗争,姜新燕抬起头来,再次看着对方:“我就问你,为什么要这么做?”
丁驰先是一楞,随即回道:“我的公司要生产芯片,需要光刻机,租赁要比购买合适。”
姜新燕“哦”了一声:“真的吗?”
“你肯定也知道,光刻机投资巨大,在整个研发成本中占比非常高,省下这部分成本可以更多的投入到实际研发中。而且受制于国际巨头垄断,我们拿到的往往都是中低端产品,大幅贬值是必然趋势,所以……”丁驰说到此处,声音戛然而止。
是呀,大幅贬值,这何尝不是讲给我听呢?姜新燕又陷入了沉思,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。
难呀,可是再难也不能干等着。姜新燕打断思绪,提出问题:“你想怎么租赁?”
“根据设备配置,按月支付租金。”丁驰给出答案。
“这是设备配置清单,你看看。”姜新燕说着,取出一沓纸张,递了过去。
200纳米,看到这个数据,丁驰心中一震,激动不已。在后世看来,这个真不算什么,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,这绝对代表着领先科技,当时最高性能的光刻机才是193纳米。
丁驰故意压着时间,装模作样的看着资料,一会眉头紧锁,一会儿“吧咂”几声,一会儿又摇头嘘气
让他这么一弄,姜新燕不禁狐疑:什么情况?相不中,还是东西不行?”
终于,丁驰放下了纸张,缓缓的问道:“有没有先进一点的,比如70纳米的机子?”
“70纳米?有这样的机子吗?”姜新燕反问。
丁驰暗暗一笑,很肯定的点点头:“有了,早就有了。”
姜新燕“哦”了一声:“我们没有70纳米的,只这一台还弄不清楚呢。”
不够专业呀,那就好办了。想至此,丁驰打开了话匣子:“前年秋天,老荷国推出了一款机子,就是70纳米的,这款机子……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