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皇宫。 随着太医离开了乾清宫,方世玉面色凝重的守在朱元璋身边,这个时候,就是看地位的时候了。 整个乾清宫,除了朱元璋和方世玉,只剩下了几个伺候的太监宫娥。 其他人想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见到朱元璋,那不是做梦? “咳咳,咳咳!” 朱元璋用力咳嗽了两声,缓缓睁开眼睛,不知为何,朱元璋伸手在眼前转了转,旋即发笑道:“方小子啊,方小子!” “老朱头?您可算醒了,快把药喝了!” 方世玉连忙上前扶着朱元璋起身,端着已经半凉的药汤递给朱元璋道。 上手直接从方世玉的手里接过了瓷碗,一饮而尽,朱元璋道:“感觉还不错。” “你的眼疾好了?”方世玉心中惊愕,看着朱元璋目光转动,似如龙蛇般的模样,心中苦笑道。 微微点头,朱元璋道:“朕昏迷多久了? “半日。” “你也别在这里耽误工夫了,正好这个时候还有太阳,朕出去晒晒太阳,你回去把政事都处理了。” 朱元璋三言两语,将方世玉从乾清宫赶了出来。 东宫。 方世玉站在书房中,这时,户部尚书赵勉,来到书房对方世玉说道:“殿下,今天的朝会还开吗?” “当然开,现在什么时辰了?” 方世玉疑惑的看了一眼,朝会当然不能真的停了,眼下又不是明末的扯皮大会,明初的朝会,还是有极高的办事效率的。 “各部官员已经到了,就等殿下主持了!”赵勉躬身道心中犹豫片刻到。 方世玉道:“那好,你先回去吧,我总不能穿一身常服去,换身衣服这就过去!” 因为今天迎接沐英的灵枢,方世玉穿的非常素,这衣服是不能出现在朝会上的。 虽说方世玉并不是皇帝,但监国重担,方世玉的规制和皇帝已经别无二致,见外臣要穿什么,见将领商讨军情要穿什么。见文臣讨论治国政策的朝会要穿什么,如何彰显大明的威武强盛。 这一堆的规制,如果赶在一起,方世玉这一天要换十多次衣服。 赵勉躬身道:“微臣告退!” 过不多时,方世玉在宫娥的帮助下,换了一身赤红色的莽龙袍,来到东宫詹事府,躬身作揖道:“诸位,先坐!” “谢殿下!” 众人连忙躬身落坐。 方世玉上前,坐在首位上,看着面前的一众臣子,老师们,率先开口道:“六部有什么事情要上奏讨论的吗?” 工部尚书严震直起身道:“殿下,新都营建,招募商人的事情,已经完成,总计招商七百户,工部已经给出建造图纸,并且派遣三百余人前往北平实地勘测,准备动工修建泰安府!” “七百户,一千个工程项目,竞标总价为,九千八百万两,朝廷每年给四百四十万两。” “因为是带资入场,按照工程期限,前三年一应采购,花费,人工,钱粮,都由商户垫付,洪武二十九年末,洪武三十年初,拨付第一笔工程款!” “此后每年拨付,十年期限,朝廷截断工程款五千八百万,用于验收合格后,一次性给付!” 严震直声音洪亮,整个詹事府,都能听得清清楚楚。 方世玉微微点头道:“洪武三十年开始,朝廷每年给付四百四十万两,这样的话,洪武四十年之前,都不会有财政压力。所有的压力都在洪武四十一年,随着所有工程验收合格的一次性付清上了!” 方世玉心中盘算着,洪武四十一年,要一口气针对泰安府的工程款给付五千四百万两,这对于朝廷的财政是个极大的考验啊。 因为朱元璋毕竟没死,朱标也没登基,年号没换,纪年自然要按照洪武无限制往后推算。 看了眼赵勉,方世玉道:“户部有困难吗?朝廷验收,虽然无比严格,但也不能用不合格来拒绝付款。” “哪怕所有的都不合格,朝廷也要做好全部合格,全部给付的准备。” 方世玉答应了商人,只要合格,就不会出现肮脏事,他既然答应了,自然就不能自己食言。 更何况,商人在他手里,还有更大的用处,一座泰安府就把商人吃的骨头都不剩,那不是杀鸡取卵吗? 赵勉起身之际,严震直回坐。 “按照财政预算,洪武二十六年,辽东,西北,江南,播种三种新式农作物,若是亩产皆能达到十石至二十石,朝廷的税收会有巨大的增长。” “洪武二十五年,一共分出去田亩七万万有余,各地算的上风调雨顺,除了黄河一带,没有自然灾害。” “如此持续下去,洪武二十六年,应当能结余税收物资在一千万两左右。随着卫所的裁撤,新军招募。” “各地返还的军屯田,还会上涨,按照计数,皇庄田亩应当能达到八万万又三千万亩农耕田。” “朝廷每年的军费开支都在上涨,如果碰到天灾,只怕朝廷又要变得困难起来。” 赵勉说的中肯,大明朝的弊端还是很多,对商人的无情杀戮,乡绅阶层,土绅阶层的掠夺。 “又是削减军费吗?这件事还是不要说了,我做不了主也不能拿着削减军费的奏疏去给陛下看。” 方世玉直接推了个干干净净,毕竟他没有把自己的手伸到兵权上,军费的开支,军饷的制定,都是老朱头一手操办,想要修改?当然是要老朱头决定。 而方世玉也不想削减军费开支,现在就应该大力练兵,等老朱头宾天了,军政大权在手,朝廷恢复的差不多了,也是时候,向天下人展露一下大明的锋芒了。 赵勉叹息一声,他是一直致力于削减军费开支的力推者,实乃是流水兵都比九品父母官的俸禄高。 一个小旗,俸禄是八品官员的三倍有余,总旗更是可以堪比三品官员的俸禄。副把总的俸禄,甚至超过了当朝二品大员。 在文官眼中,一群臭丘八,凭什么可以领着这么高的俸禄? 不得不说,朱元璋的军改虽然是一步步执行,并没有伤及到他的基本盘,甚至军队的素质,实力,也飞速上升。 底层将官多是选那些严于律己,恪守军法,无过错,且头脑灵活的人提拔上来。 新式火器的逐渐普及,大明在漠南草原和鞑靼的几次摩擦,都是以极小的伤亡,在野外追着鞑靼骑兵跑。 将士的单兵作战能力随着待遇的提高也跟着水涨船高,总旗,副总兵,总兵,都属于流官制,从某个地方提拔出来,放到其他部队历练。 而历练几年结束,能升职加薪的,继续流调,不能升职加薪的,有劣迹的,废除军籍,视作逃兵,给予重大责罚,还要限制他三代的子孙考取功名。 这一条条,一框框,朱元璋本就对军队异常敏感,自然做的滴水不漏。 方世玉看了眼众人,开口道:“军队的事情,暂且押后,李师,派去西安,太原,北平的传旨官,回来怎么说的?” 军队的事情,当然不能动,而且还要更大的提高军人的地位,给他们更高的荣耀,毕竟在华夏可是有句民谣:好男不当兵,好铁不打钉。逆转这种思维最好的方式,就是让军人的待遇,机会,变得更多,更高。 方世玉话音刚落,李原名起身道:“殿下,秦王,晋王燕王,都领了圣旨,举家迁徙。” “只是秦王似乎有些不满,不过也并没有拒绝陛下的旨意,倒是燕王,非常爽快的就过来了。” “朱老四没有说,高炽那小子怎么还没回家?”方世玉迟疑道,当初朱高炽给他了一封信,让他派人送去燕王府。 给父母报平安的,但是谁能想到,方世玉刚登岸就得到了朱标病倒,一番忙碌,到最后他都忘了这封信,甚至现在都已经找不到了,他也没想起来。 李原名摇了摇头道:“燕王殿下只字未提,不过他的南下队伍,倒是有些奇怪!” “额?有什么奇怪的?”方世玉疑惑问道。 微微摇头,李原名道:“燕王的南迁队伍中,还有一个穿着黑色袈裟的僧人,不过当年陛下让僧人去藩王府从事,微臣也并没有过多盘问!” 目光一凝,方世玉嗤笑一声,暗自嘲讽道:“朱老四,你还是不老实啊。” 微微点头,对李原名道:“请坐,其他人,还有什么要说的吗?这朝会,就讲这些?” 吏部尚书詹徽起身道:“殿下,还有一件事最重要的事情,枕戈待旦的需要迅速解决!” “枕戈待旦,需要解决?什么事情?”方世玉犹豫道。 “因为田亩入庄一事,地方士绅,乡绅势力,受到极大的打击,地方权力真空,一个县衙管着近百个村庄。” “但村庄却又不在城里,管理起来非常困难,只是陛下直没有决断如何下放权力。致使地方权力已经空悬三年。” “眼下地方官还能压得住,但时间久了,难免会出现变故,而且无形中也给县官增加了数十倍的工作量。” “朝廷的政策,需要县官去每个村庄讲解,实乃浪费政治资源和时间。” 詹徽一针见血的说着。 乡村权力真空,确实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,方世玉批了年的奏疏,大半都是村庄的一些命案。 没有人管,没有人治理,没有人去做和事老,这命案自然就多了起来。 而按照大明律,无论罪犯是什么罪,只要涉及到砍头死刑的,都要朝廷重审,要皇帝朱批,才能执行死刑。 地方官员,哪怕是布政使,贵为一省父母官,他也是没有权力去批复县官死刑的。 “这确实是个大问题,急需解决,吏部有什么方案吗?”方世玉眉头紧蹙,很久之前他就研究了。 而最好的办法,选举,看似很好,但不免会出现乡村恶霸,天高皇帝远的,方世玉能确保京师附近,乃至京师方圆四五百里之内的村庄选举公平。 如何能保证全境的选举都是公平的。 吏部的方法很简单,流官制,同县官一样,都以流官制来统一安排,朝廷任命村庄父母官。 “维持朝廷在地方的统治,宣扬朝廷的政策和发展地方的任务!” 詹徽也没有什么新颖的办法,流官制确实是个好办法,可以极大的解决地方官员固化的问题。 而随着朱元璋熟读《精兵是如何练成的》后,锦衣卫对抓捕贪腐等诸多事情,有了更多的心得和经验,流官任期满了,都是要经受锦衣卫盘查问询。 极大的减少,在这里贪三年,换个地方继续贪三年的事情发生。 第(1/3)页